当前位置:主页 > 变态页游大全 > 正文

红军在这里翻越超变态页游中第一座险峻大山

时间:2019-11-23 01:29 | 来源:gdsc.net.cn | 编辑:网页游戏私服排行榜

小编导读:雕塑再现新圩阻击战的壮烈场面。 两千多年前,湘桂古道沟通了古代中国与国外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80多年前,湘桂古道发生了惨烈的湘江战役,无数红军鲜血染红古道,用生命铺就通往胜利的通途。这是一条怎样的古道

“1934年11月27日至11月30日,中央红军两个纵队沿着从湖南道县到桂林,听村里百岁老人蒋世连说,红军大部队从新富洞鬼仔岩湘桂古道走了三天三夜。每天都有6架桂军飞机追着轰炸和用机枪扫射,不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新富江里。”

A 生死相依鱼水情

红军在这里翻越超变态页游中第一座险峻大山

湘桂古道的形成是在秦汉前。

离开凤凰嘴渡口,我们一行在廖旺月的带领下,冒雨又来到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洞村的鬼仔岩。

沿湘桂古道往山上走了十几米,看见半山腰突兀地立着4条石柱,“这建立嘉庆年间的龙凤亭,20世纪70年代才倒塌。你们看,建亭记录石碑还立在这。”廖旺月指着旁边的石碑说。

从龙凤亭沿着湘桂古道石板路往山上走,只见路旁有一喇叭口型岩洞,约有3米多深。洞口四周张贴几条白幅,其中,“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尤其醒目,洞内的红军墓地上摆放着几束绢花。“当时有6个红军伤员躲藏在这岩洞里,最后不治身亡。新富洞廖祖龙、廖祖发、廖瑞庭等几位村民把红军遗体就地埋葬在洞口。至今,村民还时不时来祭扫,烧几炷香给英烈。”廖旺月边说边清理着红军墓周边的杂草。

“红军事迹一直感动着我,我不做些事情总觉得对不起他们。”廖旺月朴素的语言如同他的所为,感人,实在。

站在江水静静流淌的凤凰嘴古渡口,耳边回响起《娘,我在这里》的悲怆旋律,这首歌词由全州县两河镇走出去的自治区总工会公务员廖旺月所作,仿佛表达出千千万万个将热血染红湘江的红军英烈的心声。

当时,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凿渠而通粮道”,始修灵渠以沟通湘桂间的交通水路。唐宋时代,随着民间商贸日渐昌盛,私服页游,加上湘桂水道年久失修,于是,一条由湖南南部经全州或灌阳、兴安、灵川至漓江的湘桂古道陆路日趋完善,繁荣期达一千多年,被后人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青山见证,江水无语。85年过去,红军英雄事迹仍旧震撼着无数后人。直到今天,不少人依旧保存着红军留下的刺刀等,奉若至宝。而《娘,我在这里》的作者廖旺月,多年来利用公休时间自费跑遍家乡的山山水水,采访了30名历史见证人,用汗水、泪水、墨水记录下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并自筹资金 16500元购置红军服装用于重走湘桂古道红军路宣传红色旅游文化,默默地做着红色文化的宣传与传播。

“最近在这古道上发现的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立的修路碑,记载这古道是沟通南北往来的商道、官道。中原来的商品经过这条湘桂古道到桂林集中后,走水路可从广州出海,走陆路可从合浦出海。”

“红军渡江时已是冬季,江水冰冷刺骨。”家住凤凰嘴渡口边上的凤凰嘴村村民唐玉琳听老一辈说过当年的场景,“当时靠湘江捕鱼为生的村民用了三天三夜,将红军的遗体掩埋在离渡口不远处的浅滩边。”提及当年红军英雄事迹,当地村民很为自己是凤凰嘴村人而自豪:“我打小从老人那儿听到不少红军事迹,说红军纪律严明,不扰民,铺稻草打地铺睡,走时还打扫得干干净净。征用村民的船去架桥还给银元。听了都很感动,所以村里人一直好好守护着红军的墓地。”

这个清代前就设立建安司的古渡口,曾是南来北往的湘桂古道上一重要农产品货物集散地。在古渡口不远处,一块古色古香的石碑屹立在那儿,无声而肃穆地昭示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悲壮:

两千多年前,湘桂古道沟通了古代中国与国外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80多年前,湘桂古道发生了惨烈的湘江战役,无数红军鲜血染红古道,用生命铺就通往胜利的通途。这是一条怎样的古道,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为此,记者跟随桂林几位文史学家,沿着湘桂古道开启了为期8天采访,一探古道留痕——

1934年12月1日,红八军团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渡过凤凰嘴渡口,在杨梅山伏击追敌桂军。下午3时,红八军团也开始在凤凰嘴渡口下游董家堰水坝抢渡湘江。此时,宽阔的江面上有敌机狂轰滥炸、后有追兵机枪疯狂扫射,红八军团在毫无掩护的情况下损失惨重。据红军的德国顾问李德回忆,红八军团渡江前有 11000人,在渡江后锐减至1200人,成千上万的红军将士永远沉睡在湘江冰冷的水底。老红军陈靖回忆当年的悲壮场面时写道:“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食湘江鱼,河底遍尸体”。

“从湖南的道县至桂林的湘桂古道,要经过鬼仔岩。”廖旺月边走边介绍,“它是连接湘桂古道的节点之一,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道,至今还保存着完好的古村落、古亭、古井和古石板路等。”

雕塑再现新圩阻击战的壮烈场面。

“娘/身边的战友都倒下了/他们是我的小伙伴啊/来不及告别/随部队匆匆向西转移/冲过了四道封锁线/来到了一江边/对面是一座山/走在桥中央/天上落下一串串炸弹/我被炸翻在江里/江水好冷啊/这是我最后的记忆/娘/之后我就活在梦里/这里也有山/这里也有水/和我家乡一样美丽……”

“沿着这条古道一路走下去,你会发现,它承载着太多厚重的历史。”桂林市委党校副教授、文史学家陈宪忠神情凝重地说,“这条古道,最值得提的是至今熠熠生辉的红军精神——‘英勇奋战的忠诚信仰,勇于牺牲的大局意识,秋毫无犯的人民情怀,绝地逢生的斗争智慧’!”

Tag关键词: 长征  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