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页游私服排行 > 正文

河南虞城:过去打工热今现“城归”潮

时间:2020-09-02 05:28 | 来源:gdsc.net.cn | 编辑:网页游戏私服排行榜

小编导读:图为梁生(右)在指导工人组装钢卷尺。 王支援摄 图为毕远峰(左)与村民代表商讨村庄发展规划。 杨松青摄 图为葛超变态页游(右)和梁展召在查看紫白菜长势。 本报记者 汪晓东摄 图为杨威在介绍他的红粘谷酒。 本报记

毕远峰在魏囟汛宄ご螅18岁离开家乡到北京创业,做过司机,干过商贸。经过多年打拼,毕远峰成了乡亲们眼里的“北京大老板”。2012年,他回到村里办了家食品加工厂,取名“民与丰”。

图为毕远峰(左)与村民代表商讨村庄发展规划。

小小食品厂,给魏囟汛宓母咐舷缜状来了增收的希望。以前,乡亲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玉米小麦,忙活一年,一亩地也只

葛超变态页游和梁展召

杨凡无法再推脱了:“一辈子了,图个啥哩?咱自己再难,还能有那些没学上的娃娃们难?”他个人垫资1100多万元,还把县里的门面房、儿子娶媳妇的彩礼钱都搭了进去,终于赶在当年9月开学前,把新学校建起来了。

本报记者 汪晓东摄

“大老板”成了村支书,贫困村有了新面貌。今年,毕远峰整合19万元贫困户奖补资金,又自掏腰包50万元,成立了魏囟汛寰准扶贫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全村107户贫困户全部入社。

“说实话,回来办合作社,比在外面打工累多了,既要出力气,更要动脑子。”葛超变态页游坦言,“不过,现在我们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还能为乡亲们增加收入,心里头高兴呀!”下一步,他们将引进并不断试种经济效益高、市场风险小的蔬菜,同时还要争取提升品质、打响品牌。

崔 枫摄

在劳务输出大县河南虞城,最近3年陆续有10万人返乡创业。他们创办各类企业8458户,带动就业5万多人,呈现出“镇镇有产业,村村有典型”的生动景象。

一把普通钢卷尺卖5元钱,但是,配上红外线测量仪、水平仪,在欧洲能卖到60美元,如果再安装个小型计算器,同步传输测量数据到手机,身价就能飙到150美元!

今年11月,珂铭公司新研发的钢卷尺通过了欧盟认证。最近,他们到迪拜参展,又签下60万把钢卷尺的大单。“我们的钢卷尺已出口到20多个国家,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我们把产品送到客商的家门口,也把品牌带到了全世界。”梁生说。

珂铭公司建在稍岗镇韦店集村。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扯一条钢尺,卷进盒子,配上零件,做个成品,不过35秒,速度之快令人惊叹。“速度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度、知名度。”梁生要求很高。

梁生

教师回乡办教育

离开军营很多年,梁生依然保持军人作风,坐姿端端正正,做事规规矩矩。一开始,他反复试验,做的钢卷尺总是达不到国家二级精度。为此,他一点点改进,一次次跑到县里的检测中心测精度。连续半个月,质量问题终于解决。

河南虞城:过去打工热今现“城归”潮

今年,杨威有了个新身份―谷熟镇朱阁村精准扶贫种养殖合作社法人代表。合作社吸纳村里贫困户帮忙打理谷场、发酵酿酒,一个月下来都能有千余元的收入。杨威想,将来还得多招一些村里的年轻人,“规模做大了,管理和物流都需要人哩”。

杨松青摄

2016年,在谷熟镇政府的支持下,杨威的“红粘谷酒酿造技艺”成功入选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借着这股东风,杨威打算建一个小型文化广场,传播红粘谷酒酿造文化和技艺。

“成啊,回家创业!”

乡村风光。

离京回村当支书

“俺那是为了给村里的娃儿们立个志向,长个精气神!”杨凡可谓用心良苦。

让杨凡欣喜的是,学校办起来了,邻里关系也融洽了很多。

本报记者 汪晓东摄

有了好产品,去哪找客户?梁生偶然看到广交会的报道,就向政府求援,争取到一个展销摊位。不懂外语,他招聘了5名大学生,在广交会上签下60万美元订单。

他说这话是有原因的。一次,梁生在外地逛超市,意外发现他们公司生产的钢卷尺,上面贴的却是外国知名品牌商标,销售价比出厂价贵了4倍。梁生当时的心情,一则曰喜,一则曰忧。喜的是,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忧的是,“贴牌”生产,利润大多被外商赚走。“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必须在国际市场打响中国钢卷尺品牌!”

杨凡还和杨新文办起了村民春晚,每到年关,跟村民聚在一起看演出、唠家常;建了郭土楼村的微信群,谁家有个困难,群里发声,一呼百应……

起初,杨凡也犯难:“不是不想给村里做点事,真的拿不出那么些钱。”杨新文决心也很大,带领村民,三番五次登门劝说;平整村头80亩荒地,免费给杨凡使用;修通道路,植树种草,美化校区周边环境。

杨威是个“80后”,老家在虞城县谷熟镇朱阁村,退伍后在外闯荡多年,卖过手机、开过银楼、做过皮具买卖,却始终放不下对家乡的牵挂。“特别怀念小时候父亲用红粘谷酿的酒。”

有900元左右的收入。办起食品加工厂后,毕远峰带动村里不少贫困户改种特种玉米和荠菜,这样,每亩纯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

2010年初,郭土楼村的杨庄小学被撤并,不少孩子因此辍学。村支书杨新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凡,拨通电话,开门见山:“爷,要不您回来给咱村也建所学校吧!”

“其实俺就是有点想家了。”杨威的语气像个孩子。

“2000多人的村子,天天都有让人操心的事情。我是村支书,大事小事都得管,而且还要管好。”毕远峰说。

“我现在就希望工厂越做越大,不仅要让村里贫困户加快脱贫,还要让大伙儿持续增收。”“毕书记”许下新年愿望。

图为葛超变态页游(右)和梁展召在查看紫白菜长势。

“说实话,学校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俺只希望,他们从这里走出去之后,将来也能多回来一些,乡村振兴离不开他们。”杨凡的思虑很长远。

40年前,杨凡在村小干了3年的民办教师;40年后,年近花甲的老杨拿出全部积蓄,回来给村里建了座学校。

“刚办厂那会儿,两眼一抹黑。在哪建车间,招工难不难,技术咋解决,这些问题心里都没底。”让梁生没想到的是,政府不仅帮助协调了盖厂房的土地,还将公司确定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一次性奖补20万元。

河南虞城:过去打工热今现“城归”潮

作为“城归”,葛超变态页游和梁展召在乡亲们眼里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俩对市场上出现的新鲜事物都有一份特殊的敏感。

看到杨威回村成立种植合作社,乡亲们有些不解。

“有一次回家,看到乡亲们还在以种粮为生,辛辛苦苦一年,赚不了几个钱,心里不是滋味。”谈到回乡创业的念头,葛超变态页游和梁展召一拍即合。

“爸爸,你为啥要回老家?你啥时候回北京?”

河南虞城:过去打工热今现“城归”潮

敢尝鲜、敢试新,两人搞种植、跑市场、找销路,干劲儿十足。今年,合作社种植了香菜、西瓜、苹果等作物,明年还计划从江苏引进豆虫。

发小成为合伙人

建在郭土楼村村头的天元中学,在虞城县小有名气,不仅是因为学校“娃娃教育得好”,也因为学校的两座校门―一座像北大,一座像清华。

杨凡

“在外面是满天星,回到家是一团火”,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6名虞城县“城归”的创业故事。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让亿万农民备受鼓舞,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回乡做些啥?思前想后,两人决定还是在黄土地上做文章。他们拿出36万元积蓄,建起44个蔬菜大棚,取名“展征合作社”。去年,他们试种了一季香菜,卖了将近7万元。初战告捷,两人信心更足了。

当了村支书,毕远峰更忙了。眼下,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正在加紧施工,计划明年“五一”正式投产。新厂以加工玉米、花生、荠菜为主,预计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

Tag关键词: 河南  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