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变态页游大全 > 正文

“我不是天生强大,只是天生要强”

时间:2019-06-14 18:28 | 来源:gdsc.net.cn | 编辑:网页游戏私服排行榜

小编导读:上图为地勤人员对苏-24战机进行维护。照片提供:周建龙 “如今俄罗斯的上空,已经是苏霍伊的天下。”提起俄罗斯空军,人们总会想到苏-27、苏-35等明星战机。这些性能优异的“苏式”战机均来自同一家族——苏霍伊

  兴奋不已的苏霍伊立刻和团队展开研究,他们比对各种设计参数后发现,如果按照这种设计,再由飞行员根据飞行状态调整后掠角,将最大限度简化技术难题。

  “我不是天生强大,我只是天生要强。”在去年世界杯赛场上,这句广告词令人久久回味。不轻言放弃,才能得到命运的青睐,人生如此,企业亦然。面对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有的人会选择放弃,有的人会选择另谋出路,但苏霍伊设计局选择了坚持。正是这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韧劲,让苏霍伊设计局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拉近了抵达成功的距离。

  1939年,苏联为了加强空军作战力量建设,组建了以设计师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命名的苏霍伊设计局。成立不久,设计局就接到设计一型高空战机的任务。雄心勃勃的苏霍伊决心打破常规,设计出一款体形轻小,能达到机动性、速度、升限完美平衡的飞机。

  安全可靠、皮实耐用、故障率少……提到俄罗斯战机,很多人都会赞不绝口。作为俄罗斯航空领域的“带头人”,苏霍伊设计局始终把“质量至上”作为企业的追求。

  按理说,“客户就是上帝”,既然已经得到了军方的认可,设计局没必要再投入研发经费“瞎折腾”。当得知西蒙诺夫准备从头再来的消息,当时的航空工业部领导更是带头反对。大家心里都清楚,西蒙诺夫的这一决定不仅意味着8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而且后续研发战机的时间会更为紧迫。

  重新校准科研方向,苏霍伊一边总结失败教训、剖析每一款战机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一边积极跟踪世界航空界前沿技术的发展。

上图为地勤人员对苏-24战机进行维护。照片提供:周建龙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架挪威飞机仅仅兜了个圈,又回到原来的航线。发现情况不对,被再三挑衅的苏-27一声不吭,径直飞到挪威战机的右翼下方,调整好位置之后猛然加速。随着一阵金属划过的刺耳声响,苏-27的垂直尾翼像一把直立的裁纸刀,将巡逻机的右侧发动机迅速划开一个大口子。严重受创的P-3B在这场较量中差点坠入海中,而苏-27在机尾受损的情况下平稳返航。

“我不是天生强大,只是天生要强”

  如今,那些在军工市场“圈粉”无数的“苏式”战机,正是对苏霍伊设计局数十年坚持创新、追求质量的最好回馈。

  “如今俄罗斯的上空,已经是苏霍伊的天下。”提起俄罗斯空军,人们总会想到苏-27、苏-35等明星战机。这些性能优异的“苏式”战机均来自同一家族——苏霍伊飞机设计局。

  其实,这两家设计局的水平不相上下,米高扬设计局更是坐拥更多“关系”资源。但到了“交卷”的那一刻,米高扬的产品在航电设备和战斗机挂载上,选择以客户最低要求为标准。而苏霍伊设计局的战机,不仅武器挂点比客户要求多了一倍,航程也增加超过60%,两家产品性能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大家都觉得“异想天开”的设计,苏霍伊却选择了坚持。T-4轰炸机定型后,具有了当时航空界最大发动机推力和最先进的电传操作系统。在试飞中,T-4轰炸机表现出强悍的技术战术性能。事实再次证明,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想法,有时往往能够突破瓶颈、解决问题。

  多一些奇思妙想,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

  同样的故事也曾发生在T-4轰炸机的研制上。在设计T-4轰炸机时,苏联空军对战机提出了3倍音速、30000米升限的要求。为了达到军方要求,实现性能上的突破,苏霍伊采用全新的设计——无尾三角翼和鸭式前翼、钛合金和不锈钢构造的机身、可下垂的机头。当时,他们不可思议的想法引来不少非议,美国人声称,这架飞机的“风险系数接近100%”,苏霍伊的“入门师傅”图波列夫甚至断言,,“苏霍伊绝不可能研制成功这样一架飞机。”

  难题迎刃而解。苏-17的样机生产出来后,试飞结果证明,这个堪称史上“半吊子”的变后掠翼,不仅起到了改善战机起落和中低速性能的作用,还极大地保留了苏-7的生产线,得到军方的高度认可。

  不久后,苏-27一战成名。1987年9月的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空军一架P-3B反潜巡逻机突然出现,明目张胆地在苏联沿海执行侦察任务。苏联警戒雷达发现目标后,一架苏-27迅速升空拦截。面对近在咫尺的苏联战机,巡逻机迫于压力减速示意,再三表明自己即将离开。

  在这之前,苏联的战机都以最大发动机功率,作为追求战机速度和升限的主要指标。而这一次,苏霍伊根据新的设计思路,采用了低功率发动机,在研发过程中,由于苏-1的发动机功率不足,他不得不为战机增加一对涡轮增压机。不久后,涡轮增压机可靠性不足的致命缺陷渐渐暴露出来,导致苏-1早早“夭折”。

  每一次总结失败的教训,都拉近了抵达成功的距离

Tag关键词: 不是  只是